為推動思政課教師在主題教育中深學細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紅色基因,感悟思想偉力,提升能力本領,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7月25日至30日,我院全體思政課教師和黨員代表,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赴革命圣地延安開展主題教育研學活動。通過“點題式”專題教學、“沉浸式”情景體驗、“問題式”交流研討,黨員、教師受到了一次全面深刻的思想淬煉、精神洗禮。
用腳步丈量舊址 弘揚延安精神
延安滿城浸潤著紅色,一處處革命舊址,見證了我們黨在延安時期領導中國革命、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光輝歷程。大家先后到鳳凰山、棗園、楊家?guī)X、王家坪、寶塔山等革命舊址,參觀了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等革命先輩生活、戰(zhàn)斗過的窯洞,追隨先輩足跡,追憶崢嶸歲月,感受延安精神,體悟初心使命。“我們黨中央在延安的每一處住所都‘土里土氣’的,陳設簡單普通,但他們都是身居陋室卻胸懷天下的英雄?!标虨t老師說,“新時代我們弘揚延安精神,最重要的是以之來滋養(yǎng)初心、淬煉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span>
在梁家河,大家走遍習近平總書記當年住過的每一孔窯洞,參觀習近平總書記帶領鄉(xiāng)親們打的知青井、沼氣池,建的鐵業(yè)社、縫紉社以及村史館等,在習近平同志用政府獎勵的三輪摩托車換來的制面機前,大家駐足觀摩良久。通過追尋習近平總書記的知青歲月,探訪習近平總書記的成長起點,大家對梁家河的“大學問”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陳蔓茜老師說:“書本中描述的場景宛在眼前,仿佛看到了過‘五關’的習近平總書記、看到了一心要為人民做實事的習近平總書記?!?/span>
參觀梁家河村史館,并在原村小合影
用視聽感悟初心 汲取信仰力量
研學期間,大家聆聽了《黨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延安精神及其時代價值》專題講座,對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革命歷程及延安精神誕生的歷史背景、豐富內涵與時代價值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在《為人民服務》講話臺下,來自延安干部學院的老師現(xiàn)場講解了《為人民服務的張思德及張思德精神》,大家深切感受到了一名普通警衛(wèi)員戰(zhàn)士為人民服務的初心?!耙獔远ɡ硐胄拍?,銘記初心使命?!睆埜昀蠋熣f,“用延安精神滋養(yǎng)自己、激勵自己、提升自己,以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做好各項工作?!?/span>
張思德廣場聆聽延安干部學院教師現(xiàn)場教學
在梁家河,接替習近平同志擔任村支書的石春陽老書記,結合親身經(jīng)歷、所見所聞,用最質樸的言語講述習近平同志在梁家河的故事,真實還原習近平同志的七年知青歲月和真摯的為民情懷、敢為人先勇于擔當?shù)膭?chuàng)業(yè)精神和艱苦樸素的工作生活作風,大家深受教育。艾玲老師說:“十五歲的習近平堅持在貧瘠的黃土地上奮斗七年之久……這就是馬克思主義者理想信念的真實寫照!”大家一致表示,要進一步增強擁護核心、跟隨核心、捍衛(wèi)核心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把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到實行行動上,貫徹到教學工作中。
聆聽梁家河原黨支部書記石春陽現(xiàn)場講解并合影
在沉浸式觀看情景教學《再回延安》紅色展演時,許多人情不自禁熱淚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一名紅旗班小戰(zhàn)士的故事激發(fā)了大家對中國革命苦難輝煌的想象?!把莩鲎詈?,仰望并伸手觸摸那浸染革命烈士鮮血的巨大五星紅旗時,覺得自己也可以是一道光、一個火把,將革命薪火傳遞下去?!睏罘謇蠋熣f。胡麗華老師認為,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更有責任讓學生理解“歷史不該忘記”這句話的深刻內涵,更有力量讓學生散發(fā)那束“微光”,不忘初心,踔厲前行。
用行動踐行思想 凝聚發(fā)展共識
在巍巍寶塔山,全體黨員冒著中雨,面向鮮艷的黨旗,高舉右拳,重溫入黨誓詞。“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鏗鏘有力的誓言升華了每一名黨員的思想,更加堅定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擔當。在王家坪革命舊址,大家頂著烈日,體驗延安大生產(chǎn)運動中的紡車紡紗,對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雨中重溫入黨誓詞
體驗式學習:紡線線
赴延安途中以及研學過程中,滿目所見不再是黃土高坡,而是蒼翠碧綠的青山、郁郁蔥蔥的玉米地和掛滿果實的果園,充分彰顯了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的實踐偉力。延安新城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一條條寬闊、美麗的柏油路四通八達。古老與現(xiàn)代、守正與創(chuàng)新交融的新延安,直觀展示了新時代的偉大變革和非凡成就。大家深刻認識到,要自覺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握好這一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用以改造客觀世界、推動事業(yè)發(fā)展。
研學期間,學員們利用晚上休息時間開展研討。大家結合白天研學感想,立足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匯報研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專題摘編》的心得體會,圍繞“馬院如何實現(xiàn)高質量發(fā)展”建言獻策,在學思踐悟中做到了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tǒng)一,在交流研討中明確了發(fā)展方向,找準了發(fā)展路徑。
學習研討現(xiàn)場
用鏡頭搜集素材 講好講活思政課
如何讓學生愛上思政課?這是思政課老師在研學過程中始終思考的一個問題。在延安革命紀念館、抗日軍政大學紀念館,在每一處革命舊址,大家放慢腳步,聆聽一段段歷史,凝望一張張照片,觀摩一件件文物,了解一個個事件,時而提筆記錄,時而拍照采集,時而頓足思考,帶著問題、走進現(xiàn)場沉浸式學習,以研究的態(tài)度不放過每一個細節(jié),全面搜集思政課教學素材,深入了解延安革命史的經(jīng)緯脈絡,深刻領會延安精神的豐富內涵,為上好生動有味的思政課做好準備。大家認為,要充分用好這次研學成果,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教學教法,讓學生愿意聽、聽得進去,影響學生、感染學生、教育學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
研學結束后,大家紛紛表示,學習弘揚傳承延安精神和梁家河“大學問”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付諸實踐,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定正確政治方向;努力發(fā)揚斗爭精神、提升能力本領,充分發(fā)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著力培養(yǎng)時代新人;大力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腳踏實地、苦干實干,集中精力推動學校高質量發(fā)展,為建設融合融通、價值顯著的新型高校作出積極貢獻。